其实从电商行业的传统观念看和选择进入农产品直播带货这条赛道之初,新东方似乎还有一些“短板”。比如缺乏流量明星加持、品类选择难度大、缺乏丰富营销策略等。正是这些业内人士不了解的“短板”,造就了新东方的助农直播。
双语教学,文艺情怀,童年回忆……从0到100万粉丝,东方精选用了六个月,而从100万到350多万,只用了三天。就连一路下跌的新东方股价也实现了最大反转,暴涨100%。
那么,从新东方靠卖农产品逆袭的故事里,其他农产品电商和农业品牌从业者,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
首先,锚定差异化定位。
营销专家特劳特在《定位》: 3360》一书中列举了哥伦布的例子。其他人都在东方寻找印度,但哥伦布在西方寻找印度。虽然他最终没有发现印度,但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事实上,无论你西行时发现了什么,哥伦布都将是第一个发现者,他的历史地位是由他独特的方向决定的。
人们在直播平台购物时,往往会选择价格实惠的好东西。东方精选试图定位“双语知识输出+故事讲述”和将免费知识作为产品加分项。.
主播们的产品介绍简单快捷,但会围绕产品的使用场景、使用感受或相关点即兴发挥,进行丰富生动的知识讲解,在产品定位、差异化优势等方面独树一帜。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文化情怀赋能。
农产品营销难,关键在于产品差异不容易体现。比如甘肃土豆和内蒙古土豆,陕西苹果和山东苹果,普通消费者很难从外观上识别出区别,也不容易为其买单。
从《长白山的白雪》到《小时候妈妈做饭的味道》,无数网友纷纷感慨,让他们“激情下单”的不是农产品,而是新东方直播间里的诗意和远方。
事实上,农业品牌本身就有很强的“在地性”,任何一个农业品牌都是地理物产与历史文化的双重结合.教师在新东方不太了解农产品,但在农产品的特色风味上,叙说了诸多特色风情和有温度的故事,大大拓展农产品文化价值的蕴藉空间,增强了助农带货的竞争力和用户黏度。
再次,品牌人格化。
一个生动有魅力的品牌,有主题,有故事,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有理由。在用故事性分享出去,用温度感动人,用情怀留住人,新东方的老师们畅谈三餐四季,与网友们热情互动,无形中塑造了一个丰满有血有肉的品牌形象,赋予了直播品牌人格化的特质。
试想,当消费者被冬日查干湖的低鸣声所震撼,徜徉在眉山春菊的柔荫中,这些乡村元素和感人故事所构建的传播场景,无疑会凝聚出更强烈的品牌文本。
化内涵,唤起消费者更多的情感共鸣,让每一次消费体验才下舌头,又上心头。
对新东方来讲,在农产品赛道爆火之后,必然会有一大批模仿者、追随者,掀起整个直播带货赛道更为内卷的竞争。
东方甄选不仅在主播、直播风格上要有差异化,还需回归“货”的本质,实现产品差异化,才能更长久立足于一众农产品主播中。
特别要注意的是,随着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有个别消费者爆出所购农产品出现品质问题。
不只对新东方,如何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对助农带货都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直播带货,火一时可能靠风格,想要做到长期可持续,必须在选品、供应链上下功夫。对于食物而言,故事和情怀只是促进消费者购买的手段,好吃永远是第一位的。
祝福“新东方”!
作者: 王小川
来源:中国农网
图片:网络
监制:梁冰清 编辑:倪杨金子(见习)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