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网站6月19日消息,5月份以来,黄淮海地区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土壤失墒较快,局部出现旱情。特别是6月15日以来,黄淮海大部地区出现了今年以来最高的持续高温。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最高气温达35-38,个别地方超过40。旱情持续发展,给夏播的下关带来不利影响。农业部高度重视抗旱工作,于5月底发出通知,提前部署抗旱和夏播促夏管理工作。6月19日,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工作组,组织专家科技组赴河北、山东、河南受旱地区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指导地方落实科学抗旱关键措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夏播任务,促进夏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组将着重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分析和评估影响。深入受旱地区,实地观察土壤墒情,了解夏播夏管情况,分析评估旱情影响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应对措施。二是推进科学抗旱。会同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完善科学抗旱、夏播保障和夏季管理的技术意见。指导各地抢抓墒情,筑牢墒情,及时为播种补充墒情,实施干埋等雨、播后浇“盖水”等抗旱播种技术,确保播种充足,种子在适宜播种期播种。对于播种的作物,要及时充分挖掘水源,所有的水都要浇水,确保所有的苗都播种好,所有的苗都在苗壮。对于没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应实施化控增湿、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抗旱保水剂等措施,提高植物抗逆性。三是加强指导服务。进村入户,及时了解和帮助解决抗旱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鉴于气象部门预计汛期北部降雨较多,指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同时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防止“旱涝急转”。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