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首席商务官崔志成:打造弹性供应链成为企业生存必须面对的课题

日期: 栏目:电竞平台 浏览:2 评论:0
每经记者:每经编辑:董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际经贸摩擦频发、全球航运受阻、俄乌冲突等多重影响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加速重组和调整。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如何在重组过程中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顺畅,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过去的三年里,这些事件对经济全球化构建的全球分工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物资供应、供应链物流、人才流动等。都面临着断链的风险,企业也很难规避这些风险。”6月20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商务总监崔志成在青岛举行的第三届跨国领袖峰会上,就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顺畅表示。

但在上述客观环境下,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却在如此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鸿海集团2021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12.08亿元,同比增长37%,每股股市收益为人民币2.23元,远超2020年,为2008年以来最高。富士康全球产值11.3万亿,在全球供应链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供应链顺畅稳定的保障下取得的。”在崔志成看来,目前,构建弹性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为了生存必须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在产业链布局方面,从本次论坛释放的信息来看,在跨国公司眼中,数字化转型和本地化供应链替代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富士康在供应链上有哪些理念和做法?崔志成表示,首先,富士康注重挖掘其全球制造支持系统的价值。第二,富士康也非常重视自身能力的加强和打造,突破供应链的瓶颈,聚焦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这也和很多跨国公司的考虑和布局类似。在本次峰会上,商务部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全球供应链重塑中的再选择》(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随着国际分工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转向产品内分工和生产流程分工,全球供应链网络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一个供应链节点由多个、多类型甚至跨国企业组成,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分布在多个国家。

例如,在全球汽车制造供应链网络中,一辆汽车有2万多个零部件,其中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而60%至70%的零部件在世界各地生产。同时,在全球供应链分工中,发达国家占据了研发等附加值更高的环节。而发展中国家处于生产、加工和组装等附加值较低的环节。

但供应链重构时,也是跨国公司加强自身能力的必要措施。

“富士康也非常强调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强调本地化和各地区的本地化供应链替代。”崔志成举例说,目前,全球半导体供应资源竞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富士康也在积极布局。在青岛,富士康投资建设高端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富士康自身在供应链上的实力和供应能力。

003010记者注意到,跨国企业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供应链的建设和更替极为重要,这也是企业及时做出调整的关键。

崔志成认为,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布局不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可能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在这样的体系内,内部的产业调整和布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图片来源:各书资料图

精灵

国家商业日报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