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宏观团队
如果年内没有出台超常规的刺激政策,全年经济增速将略低于4%。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二季度。我们综合考虑了各省4、5月份的工业增加值、社会零等月度数据,以及拥堵指数、地铁客运量等高频数据,对各地区的经济受损程度进行了假设。结果显示,二季度全国GDP增速为0%-0.5%。之后,我们测量了基准情况下每个季度的经济数据项的性能。如果今年没有非常规的刺激政策,经济增速会略低于4%,在3.7%左右。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就业形势较为严峻。's失业率今年4月升至6.1%,创下历史第二高,距离2020年2月的6.2%仅一步之遥。新增就业方面,1-4月新增就业人数为全年的37.0%,进度落后于上年水平。这两个指标说明全国短期就业压力较大。为了全面评价今年就业问题的严峻程度,我们从就业主体和就业人口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就业主体来看,1)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住宿餐饮服务、房地产、教育等行业就业需求萎缩;2)小微企业面临市场需求疲软、成本压力大、突发疫情扰动“三座大山”。从就业人口来看,青年就业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青年就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的结构性不匹配更加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互联网行业业务增长放缓,用工需求减少有关。
在政策层面,如果要达到全年平均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今年我国经济增速至少需要达到4%。非常重视就业问题,多次强调就业优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就业目标定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那么实现全年就业目标的最低经济增长率是多少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用奥肯定律来描述中国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我国失业率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符合奥肯定律。根据疫情后的奥肯曲线,如果要实现全年就业目标,经济增长的底线大致是4%。
1)政策亟需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刺激消费,同时也要针对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行业对症下药。,财政部发行专项基建债券,对冲内外部因素对经济基本面的负面影响,提振各部门信心。2)通过发放消费券、刺激耐用品消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针对性扶持。3)对于小微企业占比大、就业人数多、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服务业,政策需要对症下药;此外,要灵活优化防疫政策,降低服务业复工要求,确保服务业线下消费场景稳步复苏。4)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有望加快出台,促进互联网行业重新释放稳定就业潜力。
风险因素:突变导致疫苗失效;国内政策超预期等。
来源为重庆新闻网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