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姜
2021年12月阿里内部重组后,一度被视为阿里接班人的范姜从国内业务转入海外业务,主管全球速卖通和国贸两大海外业务,以及多家面向海外市场的子公司。当时很多人认为此举是“流放”,但没想到5个月后范姜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2022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国际业务收入达143.4亿元。在国内电商用户触及10亿天花板后,范姜的海外成绩单无疑是耀眼的。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
事实上,范姜被派往海外的背后并不那么简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此次调整中将海外业务提升到与国内业务同等重要的位置。虽然国内业务被岱山接手,但是国内业务的增长实际上已经见顶,做出成绩更加困难。
更重要的是,阿里的电子商务业务仍然面临着老对手JD.COM、拼多多和新对手短视频平台的挑战。能减少份额的流失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更别说增长了。所以岱山虽然看似升官,实际上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阿里巴巴中国数字业务负责人戴珊
作为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戴珊之前的业务方向是人力资源。她于2009年至2014年担任阿里巴巴首席人力资源官,并于2017年至2021年担任阿里工业电商事业群总裁,直至2021年12月出任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主管淘宝、天猫、一淘等核心电商业务。更重要的是年龄,阿里创始人戴珊今年46岁,只比阿里现任掌门人张勇小4岁,已经基本失去接班的可能。
阿里巴巴海外数字业务负责人范姜
范姜有两个最大的优势,一个是年轻,另一个是阿里巴巴转型的最大功臣之一。范姜,1985年出生,年仅37岁。他曾经是阿里最年轻的合伙人。现在,虽然已经从阿里合伙人名单中除名,但他仍然掌管着阿里四大业务之一的海外业务。
我们来看看阿里的四位业务总裁分别是:
戴珊(46岁),负责中国数字业务部门,即阿里的国内零售和批发业务。
范姜(37岁),负责海外数字业务部门,即阿里的全球电子商务业务。
张建锋(48岁)负责云和技术业务,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所有技术相关业务。
俞永福(46岁),同城本地生活、服务、零售、娱乐业务。
由此可以看出,范姜原本就是阿里极力培养的接班人,所以尽管负面事件不断,阿里之所以不顾一切依然留住范姜,是因为接班人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更是难以承受从头再来的成本。
范姜
在四大总裁之中蒋凡的年龄优势是其他三人所无法比拟的,即使将接班人的选择空间扩充到整个阿里合伙人,也仅有蒋江伟(花名小邪,40岁,阿里云高级研究员),陈丽娟(花名浅雪,41岁,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汪海(花名七公,42岁,淘特负责人),邵文澜(42岁,蚂蚁集团副总裁),吴泽明(花名范禹,42岁,阿里本地业务首席技术官)。
无论从职位还是年龄上来看,蒋凡无疑是对其他几位候选人形成了碾压之势。更为重要的则是功劳,作为阿里从PC端向无线端转型的最大功臣,蒋凡带领手机淘宝完成了销售占比从0到超过90%的突破,也为阿里在移动互联时代抢到了一张门票,避免了阿里的掉队。此后蒋凡推出的搜索推荐、直播带货也给阿里带来了新的流量和收益增长点,也成为阿里抗衡抖快最重要的武器。而其他的候选人都拿不出来能够和蒋凡相匹配的功绩。
蒋凡
如今阿里的几大业务方向,国内业务陷入了激烈的竞争,本地生活业务被美团打得节节败退,云计算业务也受到了华为和腾讯的巨大挑战,只有蒋凡执掌的海外业务依然存在着高速增长的可能。
如果蒋凡能够在海外业务上继续保持用户数和营业额的增长,实现阿里2025年全球用户数达到20亿的目标,那么在这场接班人争夺战中,蒋凡毫无疑问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离2025年的大考时刻,蒋凡还有3年时间。如今阿里国内用户数量10亿已经逼近天花板,而海外用户数量3亿依然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也就是说蒋凡需要在3年时间内新增7亿全球用户,这就是阿里接班人最终的考题。
如果按照2022年第四财季6400万的增长速度作为基础进行估算,阿里海外用户年间增长数将达到2.5亿,3年时间刚好可以完成7亿用户的目标。能否成为下一任阿里接班人,蒋凡已经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大家认为蒋凡能够完成接班人的最后一个考验吗?欢迎留言讨论。
评论留言